瀏覽數(shù)量: 60 作者: 本站編輯 發(fā)布時間: 2018-09-11 來源: 本站
在醫(yī)院,約束是一種保護性的措施,那到底怎么樣的保護性約束,才會好一些呢?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。
一、約束的對象
四處游走、老年患者、大小便失禁、軀體依賴、精神狀態(tài)異常、有跌倒墜床史、不配合治療、煩躁不安、身上帶有監(jiān)測等。
二、約束的工具及部位:普通約束帶、 磁控約束帶、背心式約束、膝部約束帶、安全約束衣。保護性約束的部位包括左右手腕、左右腳踝、肩部、腹部及其他。
三、約束的管理策略
1.嚴格按病情和遵醫(yī)囑使用保護性約束, 詳細告知并獲取知情同意和簽署知情同意書, 以減少醫(yī)療糾紛隱患;
2.為病人實施約束時,必須有禮貌地對待病人,保護患者隱私,使肢體位于功能位置;
3.約束時應保護好約束部位,松緊適宜并定時放松,局部進行按摩以利于血液循環(huán);
4.極度消瘦、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障礙的病人,準備柔軟的保護墊;
5.約束帶的松緊度以病人活動時肢體不易脫出、不影響血液循環(huán)為宜,以能伸進兩個手指為原則;
6.約束帶固定于病床緣、床頭或坐椅上(約束背心),不能系在床欄上, 每15~30分鐘巡視1次,約束帶2h松解1次,每個部位間歇15~30min;
7.翻身或搬動病人時, 應松解約束帶并加強看護, 防止意外發(fā)生;
8.觀察末梢循環(huán)情況,必要時應立即解除并進行局部按摩;
9. 約束帶只能作為保護患者安全、保證治療的方法,使用時間不宜過長, 病情穩(wěn)定或者治療結(jié)束后,應及時解除約束。
四、保護性約束需要注意的事項
1. 知情同意是應用保護性約束措施的前提;
2. 動態(tài)評估病人使用和解除保護性約束的指征;
3.加強保護性約束使用過程中的約束部位觀察和記錄,以免出現(xiàn)并發(fā)癥;
4.加強與病人及健康照顧者的溝通。密切觀察病人,了解其心理狀態(tài),做好解釋工作取得其理解和配合。
了解更多資訊,請關(guān)注蒙泰護理(www.hisigh.com).